皇城国际!
QQ:2597833
微信:皇城国际科技
24小时服务热线 :
400-839-0551
首页
Home
关于我们
About
公司简介
企业文化
资质荣誉
代理加盟
服务项目
service
CX云政务集群系统
CX政府信息公开系统
CX云政务电子监察系统
CX智慧云教育系统
SASA警民互动微平台
营销型网站建设
网站推广优化
微信小程序
案例欣赏
case
公司新闻
News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联系我们
contact
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企业文化
资质荣誉
代理加盟
服务项目
CX云政务集群系统
CX政府信息公开系统
CX云政务电子监察系统
CX智慧云教育系统
SASA警民互动微平台
营销型网站建设
网站推广优化
微信小程序
案例欣赏
新闻中心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联系我们
首页
/
行业动态
“城市大脑”让合肥更智
慧
不久前,“长三角”首个市级智慧停车系统正式在安徽省合肥市启用,这项在全市范围内推出的一键智慧停车服务,让找车位不再靠运气。驾驶人在即将到达目的地时,导航软件就会推荐周边“最便捷”“最热门”停车场供驾驶人选择,并同时显示该停车场的停车位总量及剩余停车位数量,便于驾驶人选择合适的停车方案。
智慧停车的背后离不开合肥“城市大脑”的支撑。从“最多只跑一次”到“一个手机都能解决”,依托于“城市大脑”构建统一的算力和算法调度平台,通过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技术,延展开来的智慧城市生态在潜移默化中为市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统筹整体设计 推进数据资源一体化
近年来,合肥加速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不断拓展各行业信息化应用场景建设,统筹构建市级大数据平台、新一代政务云、政务信息能力支撑平台三位一体的“城市大脑”底座。
按照“1+2+4”建设思路,即一个中心:政务共享数据中心,两个体系:政策标准规范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四个主要功能:政务信息共享交换、政务数据治理、政务大数据开发、政务数据开放,合肥市大数据平台着眼于让数据和资源信息实现零距离共享,先后接入近200个系统、231亿条数据,编制8955类数据资源共享目录,已实现与安徽省信息交换共享平台的互通。
以“云网合一、云数联动”为基础,以电子政务外网为依托,建成全市逻辑统一的政务云体系架构。合肥市政务云充分集成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进一步畅通政务云资源服务申请通道,优化政务云管理方式,提供新的“网购式”服务超市。
基于市级大数据平台,合肥市政务信息能力整合支撑平台统筹各委办局及行业客户的业务需求,整合各类政务数据资源,以成熟的技术手段支撑城市智慧运行、管理、决策和应急指挥,已向全市交通管理、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公共安全、应急保障等多个领域提供近2000个数据资源能力服务。
强化应用牵引 实现城市运行智慧化
面向城市治理、民生服务和产业支撑三类城市功能,合肥市围绕城市运行管理的“痛点”“难点”“堵点”,以“城市大脑”为依托,推进跨部门资源整合应用,深化智慧城市重点项目建设,提高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完善城市服务精准性,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
基于“城市大脑”实现交通流量实时感知及分析预测功能,目前已实现超过1300个路口、649条道路、50个网格区域监测覆盖,日均接入交警及天网数据超过2500万条,互联网路况数据1.5亿条,运输管理、公交等数据1500万条,通过堵点挖掘、堵因分析、拥堵治理、效果评估、持续优化的模式形成交通拥堵治理闭环。目前,合肥市已累计完成70个重点片区治理,其中44个片区畅通率得到显著提升。
建立城市安全管理和风险主动防控新模式。合肥市基于“城市大脑”构建起24小时全方位监测的城市生命线运行监测系统,完善全面感知、全面接入、全面监控、全面预警功能,开展51座桥梁、820公里燃气管网、715公里供水管网、574公里排水管网、201公里热力管网、14公里中水管网和58.5公里地下综合管廊综合监控,实现对城市生命线工程管理从“看不见”到“看得见”,从事后调查处置到事前事中预防,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的根本转变。
依托“城市大脑”建设合肥城市“一码(卡)通”管理和支撑体系,全面拓展“安康码”应用领域和适用范围。在政务服务领域,安康码在各级政务服务大厅“一码出入”“一码预约”,办事窗口168项个人事项“一码通办”;在家政服务领域,家政服务员扫安康码“一码通行”,健康信息和诚信档案信息“一码获知”;在交通领域,安康码与乘车码融合,无感核验健康信息,保障居民健康出行;在智慧社区领域,安康码“一码开门”,无感核验。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为实现不动产登记业务“不见面、零接触”办理,基于“城市大脑”对“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系统升级改造,推出“零接触式”税费统一支付平台,同步实现线上和线下税费“一卡(码)清”,税费统一缴纳,一次支付、平台自动分账,不动产业务办理由“至少跑一次”变为“一次都不跑”、全程“不见面、零接触”。税费统一支付平台通过TIPS通道和安徽省统一公共支付平台完成税费即时入库,并将完税和缴费结果实时传递至不动产登记系统。
基于“城市大脑”建设合肥市全民健康医疗数据库,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电子健康卡申领146.4万张,累计使用人次880.8万次,建立了819.6万人的合肥市全员人口数据库,采集电子病历数据1536.5万人次,全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总数704.1万。市民通过电子健康卡可以实现网上预约挂号、就诊、缴费。
依托“城市大脑”,合肥市包河区方兴社区将不同部门执法人员调整为统一的“综管员”队伍,并且对数字城管、智慧路灯系统、可视化指挥调度平台等进行整合,作为“大综管”实体调度指挥平台。对区域内11.8平方公里的实景影像数据、2亿余条城市管理部件数据以及200余条重点人口信息进行采集并录入建成基础数据库,实现数据集成、实时监测、闭环处置、智慧协同和多元应用五大功能,依托平台大数据,各级城市管理主体的履职情况一目了然。
合肥市庐阳区三孝口街道通过“城市大脑”智慧社区平台实现对重点区域内的流动摊点、店外经营等行为自动告警,并将告警信息形成事件处置;通过物联网设备对辖区内重点对象进行用电检测,并对火灾等事件进行预警处置;通过智慧社区APP查询网格人员的巡查轨迹、滞留点、处置事件时长等,并与事件处置情况结合进行直观展示,实现对网格人员更有效的指挥调度。
利用海量数据资源,“城市大脑”集成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还为数字经济产业创新试验区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和技术支撑。合肥高新区“区域经济大脑”设计了企业成长画像、政策主动识别、宏观经济分析、投融资、区域亩产跟踪等数据分析能力模型,2019年,累计为园区中小企业画像2.4万次,遴选高成长性企业152户。
如今,从市民的衣食住行到政府决策和城市治理,合肥“城市大脑”已经深度影响并将持续改变人们的生活。
矢志创新突破 开拓智慧城市新格局
面向“十四五”,合肥市将以实现城市治理现代化为目标,持续推动“城市大脑”创新发展,进一步完善数据基础设施,做强城市数据中台,深化“城市大脑”在各领域的应用。
合肥市将以现有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夯实网、云、物联感知端三项设施,加快建设“城市大脑”城市中台,为城市各类应用和平台提供数据共享交换、数据治理、人工智能和部门协同等能力;强化数据的统一监管、互联互通和安全保障,为智慧应用提供安全可靠的数据支撑;通过跨行业、跨部门协同,提升城市整体联动、反应能力。
随着在信息质量、数据安全、数据开放、隐私保护等方面不断迭代升级,“城市大脑”建设成果将进一步推进合肥城市的智慧脉络建设,提高城市治理的精细化水平和治理效率,提升居民获得感、安全感,描绘出一幅具有合肥创新气质的城市新图景。
数据来源:合肥市数据资源局
在线
客服
在线客服
服务时间:9:00-24:00
选择以下客服与您在线沟通:
客服
热线
400-839-0551
7*24小时客服服务热线
关注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留言咨询
请点击这里发送咨询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和建议,请发送消息给我,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